3月6日晚,由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能源轉型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國家能源互聯網產業及技術創新聯盟共同主辦、國際能源網承辦的“2023年人大代表&能源專家共議碳中和、新能源賦能鄉村振興”線上研討會在京舉行,在線觀看量超過12萬人次。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研究員王毅;國家能源局前副局長、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能源轉型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吳吟;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前所長、國家“十四五”能源規劃專家組組長、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能源轉型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周大地;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哥本哈根能效中心研究員、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能源轉型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陳卓倫;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研究員王毅;著名三農問題專家、中國鄉建院創始人、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能源轉型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鄉村振興首席專家李昌平;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教授彭凱平;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能源轉型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何繼江出席了此次線上研討會。
各位專家圍繞“碳中和”、“能源轉型”、“鄉村振興”等話題,介紹了各自在一年來的時間里我國能源轉型進程、“碳中和”進程,以及鄉村振興的進程,分享自己的觀點,并重點就“新能源賦能鄉村振興”提出建議。
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教授彭凱平代表大會主辦方做開幕致辭。
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教授 彭凱平
彭凱平首先對各位與會人大代表、專家能夠出席此次會議表示歡迎,彭凱平指出,中國力爭在2030年實現“碳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那么優化能源結構、創新能源戰略、踐行能源科技、實現能源效率等方面尤為重要。
彭凱平強調:“我們不光是要做綠色環保的工作,還要改變產業結構、改變經濟增長方式、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甚至是改變全人類的價值觀。”
彭凱平表示:“能源不僅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剛需,也決定著一個國家的發展前途與命運。能源在全球的地域政治中占據著絕對的主導地位。生態保護代表著人類對地球的態度,更代表著一種文化對人類命運的價值觀。而鄉村振興則是新時代中國式現代化最為重要的一項任務,更是承載未來中國更加強大的國家勢力的大后方。可以預見的是,當我們的人員全面覆蓋到我國廣闊的鄉村建設中時,我國的經濟增長方式與產業結構更加符合低碳環保的要求時,當綠色的生活方式形成普遍習慣時,那么我們所期待的城鄉共同富裕,人民的美好生活必將早日到來!”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研究員王毅介紹了目前我國以及美歐雙碳立法狀況,以及未來重要的立法規劃。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研究員王 毅
他強調:將“雙碳”目標和路徑寫入法治軌道非常重要,能夠明確各方的權責,使“雙碳”目標實現路徑更加通暢。
目前,我國雖然還沒有以“雙碳”目標為愿景的立法,但是在治理污染類法律、資源管理類法律和綜合法律中已經有具體體現,《環保法》、《大氣法》等均為了適應“雙碳”目標而進行了修改。2022年10月,《黃河保護法》在制定中就加入了綠色低碳生活方式等相關內容。
今年兩會,《能源法》有可能進行審議,因為這部法律已經列入今年立法規劃,另外《碳中和法》也列入五年立法目標。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 劉漢元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圍繞抽水蓄能對于實現“碳中和”的價值展開論述。劉漢元認為在實現“碳中和”的大背景下,我國新能源產業的發展還應進一步提速,這將給新能源產業發展帶來一定壓力,從過去三年的時間看,國內產業增長的速度依然沒有達到預期,未來仍需加速,希望政策上給予一定的傾斜。
針對發電側要求配電化學儲能,劉漢元表示:“這種發電端逐一配儲能的方式既不經濟也不合理,電網端配儲能可以做到效率更高且成本更低,因此不應強調在發電側和用戶側去強制配儲能。”
據劉漢元介紹,以德國為例,可再生能源在該國用電高峰時的占比甚至達到了80%,而中國沒有德國可再生能源占比高,因為發電端和用電端存在錯位,因此需要儲能調節,以保持電網穩定。
劉漢元借用澳大利亞大學的研究結論闡述了發展抽水蓄能對于拓展新能源發電占比的意義。他指出:“根據研究,世界最適合建設抽水蓄能電站的地區有5類,如果用最適合建設抽水蓄能電站的1類地區建設抽水蓄能電站,僅用整個儲能潛力的1%即可滿足當前的儲能需求。在國內,僅浙江一個省適宜建設抽水蓄能的地區全部建成抽水蓄能電站就可以滿足全國對于儲能的需求。”
此外,劉漢元還認為電動汽車雙向充放電也是我國儲能需求的重要補充,抽水蓄能加電動汽車儲能可以滿足我國在“十四五”和“十五五”期間新能源增長所需的配套儲能的增量。
國家能源局前副局長、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能源轉型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吳吟圍繞鄉村振興和農村能源轉型話題闡述了自己的觀點。
國家能源局前副局長、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能源轉型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吳吟
他認為:“首先,鄉村振興是內循環和能源轉型的重要戰場。農村能源發展最重要的是與農業相結合,例如秸稈的利用除了作為飼料、肥料、農產品原料等,還可以做為燃料,秸稈作為燃料是進行無害化處理、凈化環境的兜底保障。”
“其次,農村能源利用迎合多能互補等方式進行融合。農村面積廣大,是新能源發電的重視生產地,經過多能互補、兩網融合會讓新能源發電發現更多的生產空間。在此期間仍需要對農村新能源提供專業化服務,才能為農村實現能源轉型和生活質量提高提供支撐作用。”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哥本哈根能效中心研究員、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能源轉型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陳卓倫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哥本哈根能效中心研究員、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能源轉型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陳卓倫介紹了國外實現“碳中和”目標的一些情況,他指出,雖然三年的疫情疊加讓歐盟內部經濟衰退,讓它們實現能源轉型的速度變慢了,但這些國家并沒有停下能源轉型的步伐。英國、德國、丹麥都在考慮不同的化石能源替代方案。歐洲的能源短缺問題帶來的能源價格上漲,也進一步倒逼這些國家加速能源轉型的進程。
陳卓倫對于能源轉型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認為:“能源轉型技術需求缺口依然非常大,部分新技術距離大規模落地存在不小差距。雖然國家在政策、資金上給予能源轉型技術不同程度的支持,但是我們自身存在的技術差距依然呈現逐步擴大的趨勢。因此需要利用合理化的商業模式,建立適當的市場機制,加速這些技術落地,這一點對于實現‘碳中和’尤為重要。”
著名三農問題專家、中國鄉建院創始人、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能源轉型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鄉村振興首席專家 李昌平
著名三農問題專家、中國鄉建院創始人、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能源轉型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鄉村振興首席專家李昌平多年以來投身于新農村建設,中國鄉建院提出的口號是“建設未來村,共創新生活”,以村為單位,組織鄉村對人、房、地等要素進行統籌,每個村能夠集中調動的資金在五百萬到八百萬之間,統一采購,進行統一建設,然后進行以集體經濟形式進行運行。對新農村的規劃是按農業種植區、產業園區、養殖區等進行統一規劃,并駐村服務。
在建設過程中,李昌平帶領下的鄉建院團隊注意到農村對于電能的應用有分散而量小的特點,在這樣的情況下,大電網的建設稍顯浪費,進行新能源的微電網建設就非常必要,而且通過新能源的建設能夠讓農村電力實現零碳化,這不僅有利于農村環境凈化和改善,同時也有助于農村生活水平提高。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前所長、國家“十四五”能源規劃專家組組長、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能源轉型、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 周大地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前所長、國家“十四五”能源規劃專家組組長、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能源轉型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周大地對于中國可再生能源未來的發展有著更為樂觀的預期,他認為中國可以加快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年度裝機速度,這對我國保障能源安全至關重要。對于兩會期間應該針對可再生能源的發展提出怎樣的意見和建議?周大地認為,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們應通過提案,建議從政策上給予風、電、光伏和儲能支持讓儲能在電價上得到優惠,以此解決其經濟性問題。
周大地還認為,從解決農村能源問題角度出發,要落實農村清潔能源試點。要解決我國的能源長期供應問題和清潔供應問題,農村能源是重點,在農村建立一些可再生能源試點和示范基地,是落實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方向,因此也應該成為本屆全國兩會代表委員們提案的一個方向。
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能源轉型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 何繼江
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能源轉型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何繼江通過對新能源的測算,認為實現“碳中和”需要至少10000吉瓦的新能源電力,從土地角度來看,需要至少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用于鋪設光伏,寬松一些的話則需要十五萬平方公里。
土地是制約光伏產業發展的最主要因素,如果將農村屋宅充分利用,則能夠充分實現光伏發電供給。目前國內農村有兩億棟房屋,能夠產生大約40億千瓦時的電量。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能源轉型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團隊經過建設零碳鄉村試驗站的方式對農村光伏進行多樣化開發,已經能夠實現農村電力、熱力、交通、炊事、農業生產的零碳化,并且對農村特色致富道路予以系統的能源規劃,幫助農村實現節支和開源。目前團隊已經組建20個零碳鄉村試驗站。